-
ꁸ 回到顶部
-
ꂅ 400-1148-321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维码


-
产品中心
- 科学级相机
- sCMOS 相机
- InGaAs 相机
- CCD相机(成像/光谱相机)
- EMCCD相机(成像/光谱相机)
- 像增强相机(成像/光谱相机)
- 真空紫外-X射线相机
- XCAM 定制真空相机
- 光栅光谱仪
- 通用型光栅光谱仪
-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
- 长焦距光谱仪
- 真空紫外及X射线光谱仪
- 紫外-可见光到长波红外
- 真空紫外光谱仪
- 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 VUVAS
- EUV-软X射线光谱仪
- 光源
- 配件
- SRS电学仪器
- 弱信号处理仪器
- 信号发生类仪器
- 激光快门
- 时间频率仪器
- 真空测试仪器
- SIM系列小型化仪器模组
- 更多SRS产品
- Liquid Instruments Moku
- Moku Pro
- Moku Lab
- Moku Go
- 光纤光谱仪
- 近红外光谱仪
-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
- OEM系统
- 附件
- 光学系统
- 定制LIBS系统
- 时空分辨高速光谱采集系统
- 中波红外光谱探测系统
- 光电配件
- 光学镜头
- 光学组件
- 激光器/配件
- 激光器
- 激光器配件
-
国产品牌
- 科学级CCD相机
- sCOMS相机
- 短波红外/InGaAs相机
- 像增强相机
- 高速相机
- 真空紫外-X射线相机
- 光栅光谱仪
- LIBS系统
- 激光器/配件
-
品牌中心
- SCP-谱芯光子
- SRS-美国斯坦福仪器
- Liquid Instruments-MOKU
- Teledyne Princeton Instruments
- Tucsen-鑫图光电
- McPHERSON
- B&WTek
- Greateyes
- 光腾激光
-
服务中心
- 申请试用
- 申请技术支持
- 售后申请
-
资源中心
- 产品手册
- 产品使用视频
- 软件下载
- 应用案例
-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 科学级相机
- sCMOS 相机
- InGaAs 相机
- CCD相机(成像/光谱相机)
- EMCCD相机(成像/光谱相机)
- 像增强相机(成像/光谱相机)
- 真空紫外-X射线相机
- XCAM 定制真空相机
- 光栅光谱仪
- 通用型光栅光谱仪
-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
- 长焦距光谱仪
- 真空紫外及X射线光谱仪
- 紫外-可见光到长波红外
- 真空紫外光谱仪
- 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 VUVAS
- EUV-软X射线光谱仪
- 光源
- 配件
- SRS电学仪器
- 弱信号处理仪器
- 信号发生类仪器
- 激光快门
- 时间频率仪器
- 真空测试仪器
- SIM系列小型化仪器模组
- 更多SRS产品
- Liquid Instruments Moku
- Moku Pro
- Moku Lab
- Moku Go
- 光纤光谱仪
- 近红外光谱仪
-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
- OEM系统
- 附件
- 光学系统
- 定制LIBS系统
- 时空分辨高速光谱采集系统
- 中波红外光谱探测系统
- 光电配件
- 光学镜头
- 光学组件
- 激光器/配件
- 激光器
- 激光器配件
-
国产品牌
-
科学级CCD相机
-
sCOMS相机
-
短波红外/InGaAs相机
-
像增强相机
-
高速相机
-
真空紫外-X射线相机
-
光栅光谱仪
-
LIBS系统
-
激光器/配件
-
科学级CCD相机
-
品牌中心
-
SCP-谱芯光子
-
SRS-美国斯坦福仪器
-
Liquid Instruments-MOKU
-
Teledyne Princeton Instruments
-
Tucsen-鑫图光电
-
McPHERSON
-
B&WTek
-
Greateyes
-
光腾激光
-
SCP-谱芯光子
-
服务中心
-
申请试用
-
申请技术支持
-
售后申请
-
申请试用
-
资源中心
-
产品手册
-
产品使用视频
-
软件下载
-
应用案例
-
产品手册
-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公司简介
一步到位,Moku数字PID控制器实现系统实时调节与验证
PID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实验控制和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但在实际调试中,传统的 PID 控制器往往需要大量计算与经验积累,调节过程既繁琐又耗时。而通过使用Moku:Pro的数字PID控制器,您可以根据增益曲线图以实时动态地方式进行参数调节,并使用内置的示波器即时观察响应信号。以更加直观、实时的方式实现系统调节。比起传统反馈系统,这使得通过实际观察来调节控制器更加容易,并且无需用户进行大量的计算。
我们有一篇非常详细的关于频域控制的讲解手册,如果您感兴趣,欢迎留言【频域控制指南+微信/邮箱】索取。
图 1: 典型反馈系统框图
如图 1 所示是一个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其中 Xsp 表示输入设定点,C 表示控制器,H 表示受控系统,Xfreq表示系统的输出频率。在我们的反馈回路中,S 表示用于测量系统输出的传感器。通过将此输出与期望的设定点进行比较,控制器可以补偿系统输出的变化。 这里,设定点与系统输出之间的差值就是误差信号 ε。如果传感器输出与设定点一致,则误差信号为零。如果输出大于期望设定点,则误差为负值,控制器根据此时的误差值来降低输出进行调控。
调节反馈控制系统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本例中,我们将通过Moku:Pro 的#多仪器并行模式,你可以轻松将 PID 控制器与数字滤波器、示波器和波形发生器集成,构建一个完整的控制与测试平台,演示如何实时调节数字 PID 控制器。首先,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观察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信号,并在观察的同时调整 P、I 和 D 参数,以达到想要的调控效果。为了模拟被控系统,我们使用Moku:Pro配置“多仪器并行“模式(图 2),部署数字滤波器并配置为 100 Hz 截止频率的二阶低通滤波器(图 3)。最后,使用示波器内置的波形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作为阶跃输入信号(图 4)。
图 2: 在多仪器并行模式下部署数字滤波器替代反馈控制回路里的受控系统
图 3:数字滤波器盒低通滤波器配置
图 4: 使用内置的波形发生器产生阶跃信号
连接实验系统
3. 如图5 所示,通过单击用于调节的控制器单元模块来打开增益视图,同时单击在 Moku:Pro PID 控制器内位于输入和输出侧的信号监测点来激活内置的示波器功能。
图 5: 上面是 Moku PID 控制器的信号处理框图,下面是内置的示波器显示界面
使用Moku:Pro 内置的 PID 控制器时,你可以在图形化界面中拖动增益曲线图来直接调节比例(P)、积分(I)、微分(D)参数,并通过示波器实时观察输出响应。相比传统方法,这种可视化交互式调试方式省去了大量推导与反复试错。
第一步:比例参数(P)
图 6: 关闭 I 参数和 D 参数,单独增加 P 参数
第二步:积分参数(I)消除稳态误差
1. 如图 7 所示,逐步增加 I 参数可消除稳态误差。
图 7: P 参数减小后,微调 I 参数
2.通过示波器观察是否过冲— I 参数过大会造成系统过度振荡。如图 8 所示,增大 I 参数到 300 Hz,我们会发现系统振荡十分明显。
图 8: 系统振荡随着 I 参数增大而增大。
3.如果系统振荡增大,可以考虑略微减小 P 参数。
第三步:微分参数(D)提升调控稳定度
图 9: 设定好 P 参数和 I 参数后,设定 D 参数到 100 Hz
2. 这里注意— D 参数不佳会因为高频信号被放大造成系统噪声变大。我们可以激活微分饱和参数来限制高频增益。
3. 最后,一边调节 P、I 和 D 参数,一边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最终获得最佳的调控效果。
我们可以采用微调方式加上在示波器上实时观察阶跃响应来进一步精确调节。通过使用示波器内置的测量功能,我们也能同时对上升时间、过冲、下冲等进行监测,然后可以按需将这些检测信息记录到一个文件内。这些测量轨迹可以导出并转换成 .MAT 类型的文件,然后在 MATLAB 中被用作后续分析处理。我们也可以按需设置 PID 控制器输出侧的限压器来保护下一级受控单元,滤波器,或者调整采样率来提高稳定度。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Moku PID控制器调参方法快速指南》,您还可以结合经典调节技巧如:
-
Ziegler-Nichols方法:快速获取临界增益与振荡周期,进行初步参数设置
-
响应导向法:先调 P,再加 I,最后加 D,优化过冲与稳态误差
-
频域调节法:通过系统增益与相位裕度调节提高鲁棒性
通过Moku将多个功能模块整合在一个平台,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直观的方式来调节闭环控制系统。无需额外的硬件成本即可让传统复杂的控制器调节流程变得直观、高效、精确。实验室教学也变得简单,学生可通过 GUI 观察系统响应,直观理解反馈控制原理。欢迎留言【频域控制指南+微信/邮箱】索取完整频域控制手册指南。
了解更多Moku应用场景,请联系我们:
网址:https://www.aphoton-oe.com/
电话:400-1148-321
邮箱:info@aphoton-oe.com
邮箱:info@aphoton-oe.com 电话:400-1148-321 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数码大厦A座1511